
大家好,我叫秦海丽,我是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治医师,很荣幸成为中国援喀麦隆雅温得医疗队的一名成员。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,村庄比较偏远,村里的人们生了病只能去很远的城市里看,生病了不能及时就医,耽误了很多病情,从小我就想成为一名医生,在父母的鼓励下,我学习一直很努力,最终实现了医生的梦想。
和所有同仁一样,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师,为了不辜负患者的重托,我寒窗苦读数十载,不断精进自己的医术,做好健康的“守门人”,帮助患者减轻病痛,恢复健康。
2013年,我走上了工作岗位,随着接触的病人越来越多,我深刻地体会到,医生是一份职业,更是一份信仰,那铮铮誓言里,承担的是生命重量。
从业八年来,我遇到了无数的病患,在与疾病的抗争中,生为医者,就是要奔走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,要用有限的精力对抗无限的疾病,抗争也许会陷入困境,结局有时不尽人意,但我们依然带着理想与信念勇往直前。
对于每一个医生而言,救护车车轮飞驰,只为争夺生命的每分每秒;无影灯下刀刃铿锵,只为心率机上跃动的波澜;办公桌前来电即至,只为竭尽身着白袍的使命所在。我们被感恩过、被误解过,我们敬畏生命,也畏惧死亡,我们期盼着医学进步,能给更多人带去希望与健康。
2021年6月,我接到了援喀麦隆的通知,自己非常开心,这给予了我接触非洲人民的机会,可以亲身体会非洲人民的生活,更好地了解非洲的文化。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于1963年4月派出至今中非医疗卫生合作已走过了50年光辉历程。
我们一行11人于2022年4月24日抵达雅温得驻地。大家对这里充满了好奇。

我们在这里的使命,首先是通过治疗医院和地方的病人,特别是那些有经济困难的病人,用我们的技能来服务人民,同时也与当地医生分享我们的专业知识。我们也期待着普及中医,便于建立中国的形象。
为了完成在喀麦隆的任务,我在中国我学习了6个月法语,然后和同事们来到了喀麦隆雅温得。我们在喀麦隆的日常工作中遇到了很多挑战,医疗卫生体系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,但我相信通过中喀医疗合作,我们将会解决这些问题。
“援非”行动是我国外交重要的组成部分,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大爱。国土有边界,但爱没有边界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,中非友谊就播下了爱的种子。我们将会把自己的医疗技术,毫无保留地奉献于喀麦隆人民,以实际行动,为中喀人民友谊献出自己的青春。(文\秦海丽)